即将开通,敬请期待!!
祖国万岁·我们的七十年——全国书画篆刻艺术家作品展暨“一带一路”青年中国书画传习行动启动
千秋翰墨歌盛世,万众深情颂祖国。5月25日上午,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周年,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广泛凝聚人民群众智慧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为主题的“祖国万岁·我们的七十年——全国书画篆刻艺术家作品展暨‘一带一路’青年中国书画传习行动”,在北京拉开帷幕。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蒋正华,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十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丝路青年论坛顾问委员会副主席沈建国,中纪委原常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王振川,北京市政协原常务副主席沈宝昌,中国前驻欧盟使团团长关呈远,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致公画院院长纪连彬,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马年华,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少青,展览总策划一泓,以及著名书法家张瑞龄、杨再春、彭明道、陈长智等近百位书画篆刻艺术家出席开幕式。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蒋正华宣布活动开幕
此次展览汇集全国各行各业艺术工作者和热爱文化艺术事业的名人名家170多位艺术家的200多幅作品。作者中有耄耋之年的书画名家,有中年有为的书法绘画篆刻高手,有兰亭奖的获得者,还有原全国政协委员、大使、部长、将军,以及工人、农民、教师等艺术家。
此次展出作品,均为大家饱蘸浓郁的爱国之情,以艺术家独特的视角、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独具匠心的创作,用简练而鲜明的笔触,深刻而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神州大地沧桑巨变,民族团结和谐进步,伟大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了祖国河山之壮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美好,以不同的艺术呈现形式,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浓浓深情,向祖国七十岁生日献礼,用共同的心声唱响和祝福——祖国万岁!
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十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丝路青年论坛顾问委员会副主席沈建国在开幕式讲话中表示,“我们的七十年”这几个字,对她来说意义不同寻常,因为我正好与共和国同龄,今年70岁了。今天展览的向共和国70华诞献礼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不仅能体现出各位艺术家的创作才华,也传递着中国人的善良、正直、坚韧、友爱等一系列内在的情怀与价值观。希望越来越多的丝路青年能够加入中国书画传习行动,通过书画艺术的学习和交流,进一步加强了解、加深友谊,共同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交流互鉴、交融共存的文明之路。
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杨再春先生,代表参展艺术家发言,他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祖国万岁》。
外交官艺术家代表、中国前驻欧盟使团团长关呈远在发言中表示,这次有50多位外交战线的老同志参加这次展览,他们都是年过古稀的人,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国泰民安,希望通过这次展览歌颂祖国,传播正能量,我们大家都要为弘扬中国文化贡献我们微薄的力量。
丝路青年论坛副主席兼秘书长、丝路百科杂志社执行社长杨东平说,今天这场展览和“一带一路”青年中国书画传习行动,既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响应习近平主席号召,为促进丝路青年之间的文化交流贡献绵薄之力。作为年轻人,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稳定的环境,感谢国家给我们带来的这一切。同时,我们也要感谢历代先贤流传下来的文艺作品和创作技法,感谢当代艺术家创作的汉字书法和绘画篆刻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年轻人能够得到艺术的熏陶,提升内在的修养。丝路青年通过中国书画传习行动,必将增进文化的交流,也必将拉近心灵的距离。希望广大丝路青年,尤其是在中国留学的朋友们能够通过这次活动学好中国话,写好中国字,画好中国画,同时多交中国的朋友。
开幕式结束后,艺术家们和参观嘉宾来到中国政协文史馆四楼,欣赏此次展示的200幅优秀艺术作品,许多艺术家和留学生现场互动,传授书法技巧,交流创作体会。来自北京语言大学的巴基斯坦留学生法赫说,“今天,看到中国书画家们画画,我很激动,也很开心。我看到了他们如何拿笔,如何写字,如何绘画。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学习到这些书法,我很开心,也觉得很有意思。”同样表示开心的还有他的同学、巴基斯坦留学生阿比德说,“也是在今天才了解到中国书画是什么。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爱好,每个人喜欢的风格也不一样,每个人创作的作品也不一样。我觉得很高深。”格鲁吉亚留学生李望说,“我感觉中国和西方的作品不一样,感觉中国绘画很有哲学思想。这次传习活动学到了很多,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向中国画家们学习书画创作。”
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的泰国留学生甘文咏说,“今天我很高兴有机会来参加很有意思的活动,今天我看见了很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教我了很多知识,看到了那么美丽的中国画,我对书法很有兴趣,我以前没学过中国书法,不过现在在北京留学了六个月越来越了解了中国书法,今天也让我更了解了写汉字的正确方式。我约定以后一定要学好中国书法。”
此次展览由丝路青年论坛、丝路百科杂志社、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中国轻工业展览中心共同举办。
审校:张红霞
图文:张一博
监制:杨东平 徐志强 蒋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