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7日 05:30 en
×

即将开通,敬请期待!!

丝路百科杂志社

首页 > 丝路百科杂志社 > 往期回顾

往期回顾

丝路文化背景下河西走廊和谐民族关系的价值及传播研究

时间:2024-09-30 19:19:50 点击:59次

内容摘要:河西走廊从古至今展现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共生格局。河 西走廊和谐民族关系的历史价值在于展示了中国多民族共存、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和宗教交融等方面的丰富内涵。河西走廊和谐民族关系的当代价值体现在树立多民族共存与民族团结的典范、促进文化交流交融的价值、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宗教交融的价值、社会和谐的价值等方面。通过传播河西走廊和谐民族关系的价值,增进人们对民族团结的正确认知,彰显河西走廊民族团结示范的独特魅力,也为世界各国在多民族共处方面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河西走廊;和谐民族关系价值;传播


《河西走廊》纪录片海报.png

《河西走廊》纪录片海报


引言

丝路文化的内核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1]。河西走廊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集聚地区,其民族关系在西北乃至全国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河西走廊自古就是沟通中原与西部乃至域外世界的交通枢纽和经贸通道,也是中央政府治理西北边疆的战略要地。河西走廊在古代中华文明的凝结形成、多元文明体系的互动交融以及多民族交融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大的历史作用,该地区持续至今的良好民族关系实践也具有突出的示范作用。[2]


河西走廊和谐民族关系的价值

河西走廊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众多民族共同生活的河西走廊,其和谐民族关系具有典范性,因为和谐共生、休戚与共一直是河西走廊民族关系的主流表现。[3]

(一)树立多民族共存与民族团结的典范

河西走廊是中国多个民族的聚居地,包括汉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这些民族在这一地区长期以来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社会风貌。他们在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河西走廊上的不同民族之间长期以来保持着和谐的相处态度,彼此尊重、理解和包容。这种民族团结为中国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促进文化交流交融的价值

河西走廊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自古以来,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在这一地区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不同民族在河西走廊上长期共同生活,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交流模式。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对方的文化特点,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繁荣。这种文化交流对于推动中国文化事业发展、增进各民族之间的认同感具有积极作用。

(三)促进经济的繁荣

 河西走廊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不同民族在这一地区的经济活动中相互合作、资源共享,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四)宗教交融的价值

河西走廊是多个宗教的交汇地。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宗教在这一地区相互影响、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例如,在河西走廊上有许多著名的佛教寺庙和清真寺,反映了不同民族之间在宗教信仰方面的交流与融合。

(五)社会和谐的价值

河西走廊上的民族关系和谐,为当地社会的稳定和谐提供了重要保障。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这种社会和谐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河西走廊》纪录片剧照.png

《河西走廊》纪录片剧照


河西走廊和谐民族关系的对外传播路径

河西走廊和谐民族关系树立了民族团结和谐的典范,为其他民族地区提供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借鉴。河西走廊多民族交融发展的诸多范例是理解和加强连接作用的文化基础。[4]通过传播,增进人们对民族团结的正确认知,彰显河西走廊民族团结示范的独特魅力。

 (一)多模态传播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微博、微信等媒体渠道,报道河西走廊地区的和谐民族关系及其价值,如当地民族文化、宗教交流、民族团结活动等,以展示不同民族之间的友好合作和共同发展。社交媒体传播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互动性,能够快速传播信息,提高公众对河西走廊地区的认知,促进社会各界对和谐民族关系的理解与支持。

(二)河西走廊和谐民族关系研究与语言服务平台

河西走廊和谐民族关系及其传播研究涉及新闻与传播学、民族学、翻译学等诸多学科。为了讲好河西走廊和谐民族关系的故事,需要建立跨学科交流平台,同时急需培养能够从事河西走廊和谐民族关系外译工作的高质量语言服务人才,促进研究成果的产出和及时外译工作。

 (三)文化交流活动

通过举办文化节庆、艺术展览、音乐演出等活动,展示河西走廊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这些活动可以吸引国内外观众的兴趣,增进对河西走廊地区的了解与认同,同时也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

 (四)教育与学术交流

通过学校、研究机构等渠道,开展关于河西走廊和谐民族关系的教育与学术交流。这包括举办学术研讨会、开设相关课程、出版学术著作等,促进学者、教育者和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对和谐民族关系的深入研究与理解。

 (五)政府间交流

通过政府间的外交渠道,推动河西走廊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包括高层互访、签署合作协议、举办国际会议等形式,以增进相互了解和友好关系,并在国际舞台上宣传河西走廊地区的和谐民族关系。

结语

河西走廊和谐民族关系的价值在于展示了中国多民族共存、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和宗教交融等方面的丰富内涵。这种和谐关系为今天中国构建多元一体、和谐共存的社会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启示。同时,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成功案例,展示了不同民族之间可以通过相互尊重、平等交流来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河西走廊和谐民族关系的对外传播有助于向国际社会传播民族和谐发展的中国声音,有助于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民族团结的误解,让国际社会了解“天下之美,美美与共”,这不仅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更是有效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国智慧。

1.侯肿.文化理论视域下丝路文化对河西走廊民族团结的影响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7.

2.王建新,关楠楠.河西走廊多民族交融发展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J].西北民族研究,2019(2)55-65.

3.张鸣春,顾文兵.走廊地带和谐民族关系的精神引领、社会功能与构建路径[J].前沿,2020(4)71-76.

4.刘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传播的价值定位、机遇条件和实践方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4):46-52.

作者:郭晓英  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2022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丝路文化背景下河西走廊民族团结及国际传播研究2022YB106)阶段性成果

此文刊载于《丝路百科》杂志2024年第7期


编辑、审校:《丝路百科》编辑部

×

欢迎登录丝路青年论坛

Welcome to login
  • 手机号
  • 密码
  • 验证码
  • 如果您还不是会员? 立即注册

×

欢迎注册丝路青年论坛

Welcome to registered
  • 手机号
  • 图片验证码
  • 短信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 密码
  • 再次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