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开通,敬请期待!!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成功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擘画了我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党和国家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绘就了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大会明确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为国际合作注入更强动力,为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在2022年11月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2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2023年中方将考虑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亚太和全球发展繁荣注入新动力。2022丝路青年论坛的主题是共创青春丝路,共建美好世界,携手共建“一带一路”青年命运共同体,这完全契合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和任务。
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复杂演变,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新冠肺炎疫情反复跌宕,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地缘政治局势日趋紧张,全球治理严重缺失,粮食、能源、难民等多重危机叠加,人类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面临这些困难和问题,世界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渡难关,共创未来。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9年多来,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相关合作理念和主张已经写入联合国等多个国际组织的重要成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指出,将进一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而民相亲关键在于青年之间的交往。当今世界10岁至24岁的青年人口约有18亿,其中9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作为社会中最积极、富有生机的力量,青年既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各国青年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家间未来的合作与关系,决定世界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
我国高度重视青年交流,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制定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从国际、国内等多个方面强化务实合作,加大推进力度,促进民心相通,不断为“一带一路”建设厚植民意基础,为国际人才培养与合作创造条件。
目前,我国已与5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开展境外办学,并建立了多个教育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同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在外贸、金融、数字经济、产能合作、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也不断深入,不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全方位深层次的发展。
“一带一路”以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的目标为指引,坚持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为青年更多更好地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并作出贡献提供了有力条件。要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的交流,重视青年人才培养,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引导青年投身数字经济就业创业,让金融合作惠及更多青年及其创办的企业,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以及不同文明和文化间的对话交流,互学互鉴。
希望丝路青年论坛能够成为我国青年参与、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发出青年之声,献出青年之策,贡献青年之力。
共建“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坚定信念,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推动国际青年交流合作,努力构筑更牢固、更长远的民心相通基础,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一贯致力于增进人民友谊,促进国家关系发展,我们将继续支持丝路青年论坛工作,为加强青年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审校:张红霞
编辑:岳零然
执行副总编辑:季昌仁
监制:杨东平 徐志强 蒋 涛
丝路国际智库理事长:杨邦杰
丝路百科杂志社理事长:白庚胜
丝路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任:顾伯平